加快打造内秀外名的活力特区、和美侨乡、粤东明珠,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


本报记者 方淦明 摄
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。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,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,特别是赋予汕头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,用好用足省域副中心城市政策利好,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,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,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,推动形成“双核+双副中心”动力机制,加快打造内秀外名的活力特区、和美侨乡、粤东明珠,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。
汕头下来怎么干
1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
●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
加强疫情动态研判,强化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举措;做好学生返校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,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平稳有序返校。
●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
落实省、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,帮助企业保生产、保订单、保市场、保产业链。落实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“果盘子”“水缸子”等系列培育工程,加强物资调配和市场供应。
●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
加快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,构建分级、分层、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。
2 以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 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
坚决扛起经济特区使命担当,以特区之为谋汕头之变。
●办好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活动
按照“少而精”的原则,开展系列庆祝活动。
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
推进“放权强区”改革,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,加快国企改革,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●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
系统化、集成式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,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全面推行“马上办、网上办、就近办、一次办”。
●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
积极复制推广大湾区、先行示范区改革创新经验,促进汕头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。
3 积极谋划和推进建设 补短板、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
●加快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
突出实施好“一个枢纽、两个站、三条铁路、五条高速公路、九条快速干线”工程,加快打造高水平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。
●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
开工建设总投资超30亿元的粤东公共卫生医学中心,开工建设总投资超50亿元的市中心医院东院区项目。
●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
建设w88win优德中文版东校区,推动w88win优德中文版西校区教学实验楼项目动工建设。
●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
争取省在汕头布局粤东数据中心集聚区。
4 突出重大产业项目导入 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
着力实施“五大工程”,依托大园区、引入大项目、发展大工业,打造东翼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主战场。
●实施重大平台建设工程
华侨试验区:做大做强“华侨板”、华侨试验区大宗商品服务平台。高新区:加快中以(汕头)科技创新合作区、莲塘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5G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精细化工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园区和创新孵化平台建设。临港经济区:加快推进广澳港区三期前期工作,继续实施汕头港发展扶持政策。
●实施重大项目引进工程
谋划承接石化产业链下游重大高端项目,推进广汽汽车配套等产业项目落地,加快总投资达20亿元的12个5G产业链项目建设。
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
●实施暖企惠企护企工程
5 加快打造“四大高地” 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功能
加快打造区域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商贸“四大高地”,辐射带动汕潮揭城市群协同发展。
●加快打造区域教育高地
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,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推动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。
●加快打造区域医疗高地
积极创建国家级、省级高水平专科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。
●加快打造区域文化高地
实施“文化+”发展战略,构筑凝聚海内外潮人的文化内核,创建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,推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。
●加快打造区域商贸高地
促进消费升级,鼓励线上线下融合消费,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和商贸流通龙头企业,加快商贸物流发展,促进商贸会展提速发展。
6 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
●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
●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
深入推进练江综合整治,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,全面铺开“四洗”工作,推进农村雨污分流,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,启动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。
●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
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,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,防范化解国有企业改革风险。
7 高质量筹办亚青会 着力打造高素质高颜值文明城市
坚持“办好一次会、搞活一座城”理念,把亚青会举办权转化为发展权,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,做好赛事筹办和服务保障工作,大力改善城乡面貌,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展现汕头最美最好状态。
做好赛事组织筹备工作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,力求点上出彩、线上成景、面上开花,建设滨海环湾宜居宜业美丽城市。提升门户节点。改造连接线路。完善重点片区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。推动城市综合开发运营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。深化文明交通提质升级。开展全域文明深化行动。
8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
围绕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总要求,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,推动城乡实现协调、融合发展。
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
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
●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
深入开展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和“村庄清洁”行动,深入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%以上、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100%、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%。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。
9 兜住民生保障底线
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
●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
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
●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
●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
http://strb.dahuawang.com/content/202006/03/c76783.htm